第129章偷稅漏稅
關燈
小
中
大
第129章 偷稅漏稅
飯局在平靜中悄然結束,臨走時周啟還不忘送到館外,目送沈家父子離去。
待到李義清也回了縣衙,周啟來到周晟房中與他說:
“三弟,沈雲卿此人你以為如何。”
昨日被沈雲卿一番點撥,周晟對周啟已有警惕,他說:
“此人就認錢,其他的倒還好說話。”
“我看未必。”
周啟搖了搖頭,周晟很是驚訝,忙問說:
“二哥怎會如此認為。”
“我看此人有大才,可堪重用。但聽聞此人卻無意為官,只想著發財,今日一見果然如此。”
“那二哥的意思是?”
“嗨唉……他這等愛財如命之人,怕是難登朝堂,那些官吏不會與之為伍。另外,聽說他還有一表兄,今年高中探花,可有此事。”
“有此事,二哥不是想延攬此人吧。”
周晟試探問道,周啟搖了搖頭:
“還是安分守己些好,免得被母後斥責我等結黨營私。今日時辰也不早了,三弟你也早些歇息,明日還要再巡寧陽。”
“那好,二哥請。”
待周啟離去,周晟隨手關上屋門,仔細回味著剛才的談話,隱隱嗅出些味道,卻揣摩不透周啟剛才說這番話,到底是何心態。
翌日,二周繼續在寧陽考察,李義清繼續陪同,先是去了寧陽水庫。
昨晚周啟說沈雲卿建造水庫,對周圍農戶征收每畝每季半鬥的水費,靠著水庫坐地收錢,這種說法並不確切。
水庫建成後,幹旱時節能調節周邊河道的水量,可在正常年份的作用不是很大,但是對水庫以西三十裏的偏院荒地,的供水量是大幅增加的。
那裏是寧陽縣屬地的外圍地區,河道密度低,保水量也低,開墾嚴重不足,至今還沒能清淤修繕,打通水網,不利於土地的利用。
但水庫建起來後,西部外圍的供水增加,老百姓就能在既有的河道兩邊開荒,待等數年後形成移民村,吸引了外地農民聚居在此,再在當地清淤拓寬河道打通水網。
不僅能就近利用勞力,已經成形的基礎農村經濟,有利於設施建成後的利用,並迅速由點線形成面效應,對周邊的荒地形成輻射效應。
而水庫收取的水費,最終還用於地方建設,且是直接進入了沈雲卿的口袋,而不是進入州郡,盡管中間有征稅環節,但大頭仍然落入了沈雲卿手裏,而不是給層層貪墨。
當投資被合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,最後帶來的經濟回報是長期而穩定的。對於當下的政治環境和法律體系,這種模式無疑最穩妥的辦法。
同時資金在不斷流動,不斷擴張增殖,如果朝廷貿然抄他沈雲卿的家,如此龐大的經濟鏈條被打斷,結果只能是地方經濟的轟然倒塌,最終會像糯米諾骨牌一樣,波及與沈家有關的一切環節。
不過水利建設不能一蹴而就,首先這不是做慈善,仍然得著眼於財力力所能及的範圍能,搞一些簡單的基礎設施。
尤其是當下勞動力成本低,建設要求僅限於疏浚和拓寬,而且最近年三幹旱,極大的方便了河道的疏浚。
其次是見效快,又能鏈接入經濟循環,產生收益,這就有賴於合理的規劃和資本運作。
其三也是最重要的,計劃性和制度化。
首期的投資限於資金規模,只是解決難點問題,日後每年合理的投資建設形成的制度化,才是保證建設不斷擴大的根本。
最後,私人做基礎設施投資,本質不同於官方投資著眼於更大的盤面,沈雲卿投資是為了更好的賺錢,有些地方能做,有些地方他知道該去做,但私人資本不會去幹虧本的生意,因此他不會去做,這是私人資本的局限性。
有朝一日財力雄厚,倒是不妨做一些著眼於大局的戰略性工程,但眼下根本是不切實際的,而且技術上也難以實現。
眼下水庫交由工部水工管理,藉此吸取經驗,收集數據,總結得失,沈雲卿定期去壩上檢查壩體,進行蓄水承壓測試,以確定壩體的安全。
畢竟是單純的水泥堆積,如不是水壩跨度小,單純的水泥堆積的壩體,無疑是豆腐渣工程。因此工部派遣的水工,都讓他們住在較為安全的山上,而不在壩上。
巡視中途,沈雲卿漸發現周啟此人長相未必精明,甚至傳言其平日庸庸碌碌,但他很會抓重點。
其他人參觀水壩先問造價,周啟會問能供多少水,安不安全。其他人問畝產最高多少,周啟卻問最低多少。
細節中方見魔鬼,周啟無疑是掩蓋了軀殼裏的那個魔鬼。
二周在寧陽逗留了三天,由於周啟的種種不動聲色的舉動,沈雲卿絲毫不敢大意,遂緘口不談寧陽成外的書院,並暗示了全衡、周晟也莫要提此事。
至於李義清,他知道沈家在寧陽縣城外辦起了書院,但並不知道書院的性質和人員成分,只知道是書院,而且也不從事任何經濟活動,整天都在書院裏。
由於沒有經濟利害關系,李義清倒是沒有多舌。
離開寧陽之前,周晟親赴沈宅做了一次深談,還是錢的事。
“你應該知道,珍珠是不能算在明賬上的,若不能算在明賬上,孤此行還有何意義。”
“殿下就真在乎那點虛名?”
“孤當然不在乎,但孤在乎今後的封地。”
聽到這裏,沈雲卿明白了,他說:
“你不是想封在蘭陵吧。”
“你不是想出海嗎,我若是封在河南沿海或是河北沿海,出海也就順理成章了。”
“哦……”沈雲卿一聲怪嘆,下刻說:“我明白了,殿下就是想攥著沈某這顆搖錢樹,好發財是吧。”
“你不是說要坐斷財路為朝廷所用嗎,以眼下局勢,你把鹽政搞得雞飛狗跳,戶部豈能同意開海禁。”
周晟跟全衡這三天其實一直在琢磨著,怎麽能滿足沈雲卿的要求,同時還得套住這個聚寶盆。於是一合計,主意還得打在沈雲卿表妹高若萱身上。
只有把封地這個公司開在沿海,周晟就能利用特權搞海上貿易。
沈雲卿思考了片刻,也覺得周晟的主意不錯,要是能把封地按在沿海,確實有不可多得的便利。
首先,周晟可以打著孝敬皇帝的名義,繞開戶部和海禁的政令,以皇室的名義去遠洋,這個官司打到哪裏,都還是朝廷在經營。
其次,周晟買船比沈雲卿買船方便,還有折扣,單純以民間商人去買船,朝廷未必肯賣,都防著你去做海盜。
其三,以周晟的名義出海,皇室是不需要交稅的,沒有盤剝,利潤大得多。當然,最後肯定要被周晟盤剝。
最後,政策持續性強,只要岐帝國一天不倒,周晟可預期的壽命至少六十歲以上,其子女還能維系一代的感情,那就是五十年,五十年時間足夠他沈雲卿經營一班事業,這是他最看重的。
當然,有好處自然有弊端。
這麽大樁生意落在人家地皮上,少不了要收“保護費”,按著周晟的意思,他還指望你的遠洋貿易支撐他的雄心壯志,所以你掙的錢,還得去投資他的政治活動,這又存在不確定因素。
空氣沈寂了許久,不見沈雲卿開口,周晟有些著急,他說:
“你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?”
“那就五萬兩白銀,銅錢不變,不能再多了,再多我可就周轉不開了。”
“那就是七萬兩白銀,三十萬貫銅錢。”
周晟話剛出口,沈雲卿險些眼前拉黑:
“只五萬兩白銀,不是兩萬加五萬,你可別搞錯了。”
“那你把話說清楚呀。”
周晟連說帶笑,沈雲卿氣不過,他說:
“你們這些龍子龍孫,當真以為我們商人的錢好掙呢,都是幾代人幾輩子積蓄的家底。秀州的蔡生廉也算是東南第一財主,若是沒有兩百年的船幫,他豈能有今天。
而搞垮一個巨商,只需幾個月幾年,害慘的卻是地方。這次江南借款,還不知道幾時能還上,一旦不能及時還上,不知道多少商人要傾家蕩產。”
“你所言孤也知道,但這不是沒辦法的辦法嗎。”
“必須想辦法繞開戶部,重新征稅,打破戶部坐斷財稅的弊端。”
“這怕是不容易,母後內司府開禁鹽政,尚未見效,若是繞開戶部征稅,戶部不會答應,且還得加重百姓負擔,得不償失。”
“那就征不會加重百姓負擔的稅,同時戶部也能同意。”
沈雲卿提議道,周晟卻不看好,他說:
“天下豈有這等奇聞。”
“事是死的,人是活的,這個世道不是一成不變,變中有道。此事待我謀劃謀劃,興許明年可見轉機。”
“你此話當真?”
“還不好說,等明年再說吧。”
沈雲卿吊足了周晟的胃口,其實他也不確定,能否繞開戶部征稅。
戶部也就是財政部、工商局、地稅局、國土資源部,全國除了皇室的產業,所有的稅都進戶部的賬目,所以在周晟名下經營產業,確實是逃避戶部征稅的辦法,但卻不可能惠及多數人。
翌日,周啟、周晟二人離開寧陽,前往蘭陵的潤縣,李義清繼續陪同前往。沈雲卿著手運出銀兩與銅錢,交由全衡代為運走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飯局在平靜中悄然結束,臨走時周啟還不忘送到館外,目送沈家父子離去。
待到李義清也回了縣衙,周啟來到周晟房中與他說:
“三弟,沈雲卿此人你以為如何。”
昨日被沈雲卿一番點撥,周晟對周啟已有警惕,他說:
“此人就認錢,其他的倒還好說話。”
“我看未必。”
周啟搖了搖頭,周晟很是驚訝,忙問說:
“二哥怎會如此認為。”
“我看此人有大才,可堪重用。但聽聞此人卻無意為官,只想著發財,今日一見果然如此。”
“那二哥的意思是?”
“嗨唉……他這等愛財如命之人,怕是難登朝堂,那些官吏不會與之為伍。另外,聽說他還有一表兄,今年高中探花,可有此事。”
“有此事,二哥不是想延攬此人吧。”
周晟試探問道,周啟搖了搖頭:
“還是安分守己些好,免得被母後斥責我等結黨營私。今日時辰也不早了,三弟你也早些歇息,明日還要再巡寧陽。”
“那好,二哥請。”
待周啟離去,周晟隨手關上屋門,仔細回味著剛才的談話,隱隱嗅出些味道,卻揣摩不透周啟剛才說這番話,到底是何心態。
翌日,二周繼續在寧陽考察,李義清繼續陪同,先是去了寧陽水庫。
昨晚周啟說沈雲卿建造水庫,對周圍農戶征收每畝每季半鬥的水費,靠著水庫坐地收錢,這種說法並不確切。
水庫建成後,幹旱時節能調節周邊河道的水量,可在正常年份的作用不是很大,但是對水庫以西三十裏的偏院荒地,的供水量是大幅增加的。
那裏是寧陽縣屬地的外圍地區,河道密度低,保水量也低,開墾嚴重不足,至今還沒能清淤修繕,打通水網,不利於土地的利用。
但水庫建起來後,西部外圍的供水增加,老百姓就能在既有的河道兩邊開荒,待等數年後形成移民村,吸引了外地農民聚居在此,再在當地清淤拓寬河道打通水網。
不僅能就近利用勞力,已經成形的基礎農村經濟,有利於設施建成後的利用,並迅速由點線形成面效應,對周邊的荒地形成輻射效應。
而水庫收取的水費,最終還用於地方建設,且是直接進入了沈雲卿的口袋,而不是進入州郡,盡管中間有征稅環節,但大頭仍然落入了沈雲卿手裏,而不是給層層貪墨。
當投資被合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,最後帶來的經濟回報是長期而穩定的。對於當下的政治環境和法律體系,這種模式無疑最穩妥的辦法。
同時資金在不斷流動,不斷擴張增殖,如果朝廷貿然抄他沈雲卿的家,如此龐大的經濟鏈條被打斷,結果只能是地方經濟的轟然倒塌,最終會像糯米諾骨牌一樣,波及與沈家有關的一切環節。
不過水利建設不能一蹴而就,首先這不是做慈善,仍然得著眼於財力力所能及的範圍能,搞一些簡單的基礎設施。
尤其是當下勞動力成本低,建設要求僅限於疏浚和拓寬,而且最近年三幹旱,極大的方便了河道的疏浚。
其次是見效快,又能鏈接入經濟循環,產生收益,這就有賴於合理的規劃和資本運作。
其三也是最重要的,計劃性和制度化。
首期的投資限於資金規模,只是解決難點問題,日後每年合理的投資建設形成的制度化,才是保證建設不斷擴大的根本。
最後,私人做基礎設施投資,本質不同於官方投資著眼於更大的盤面,沈雲卿投資是為了更好的賺錢,有些地方能做,有些地方他知道該去做,但私人資本不會去幹虧本的生意,因此他不會去做,這是私人資本的局限性。
有朝一日財力雄厚,倒是不妨做一些著眼於大局的戰略性工程,但眼下根本是不切實際的,而且技術上也難以實現。
眼下水庫交由工部水工管理,藉此吸取經驗,收集數據,總結得失,沈雲卿定期去壩上檢查壩體,進行蓄水承壓測試,以確定壩體的安全。
畢竟是單純的水泥堆積,如不是水壩跨度小,單純的水泥堆積的壩體,無疑是豆腐渣工程。因此工部派遣的水工,都讓他們住在較為安全的山上,而不在壩上。
巡視中途,沈雲卿漸發現周啟此人長相未必精明,甚至傳言其平日庸庸碌碌,但他很會抓重點。
其他人參觀水壩先問造價,周啟會問能供多少水,安不安全。其他人問畝產最高多少,周啟卻問最低多少。
細節中方見魔鬼,周啟無疑是掩蓋了軀殼裏的那個魔鬼。
二周在寧陽逗留了三天,由於周啟的種種不動聲色的舉動,沈雲卿絲毫不敢大意,遂緘口不談寧陽成外的書院,並暗示了全衡、周晟也莫要提此事。
至於李義清,他知道沈家在寧陽縣城外辦起了書院,但並不知道書院的性質和人員成分,只知道是書院,而且也不從事任何經濟活動,整天都在書院裏。
由於沒有經濟利害關系,李義清倒是沒有多舌。
離開寧陽之前,周晟親赴沈宅做了一次深談,還是錢的事。
“你應該知道,珍珠是不能算在明賬上的,若不能算在明賬上,孤此行還有何意義。”
“殿下就真在乎那點虛名?”
“孤當然不在乎,但孤在乎今後的封地。”
聽到這裏,沈雲卿明白了,他說:
“你不是想封在蘭陵吧。”
“你不是想出海嗎,我若是封在河南沿海或是河北沿海,出海也就順理成章了。”
“哦……”沈雲卿一聲怪嘆,下刻說:“我明白了,殿下就是想攥著沈某這顆搖錢樹,好發財是吧。”
“你不是說要坐斷財路為朝廷所用嗎,以眼下局勢,你把鹽政搞得雞飛狗跳,戶部豈能同意開海禁。”
周晟跟全衡這三天其實一直在琢磨著,怎麽能滿足沈雲卿的要求,同時還得套住這個聚寶盆。於是一合計,主意還得打在沈雲卿表妹高若萱身上。
只有把封地這個公司開在沿海,周晟就能利用特權搞海上貿易。
沈雲卿思考了片刻,也覺得周晟的主意不錯,要是能把封地按在沿海,確實有不可多得的便利。
首先,周晟可以打著孝敬皇帝的名義,繞開戶部和海禁的政令,以皇室的名義去遠洋,這個官司打到哪裏,都還是朝廷在經營。
其次,周晟買船比沈雲卿買船方便,還有折扣,單純以民間商人去買船,朝廷未必肯賣,都防著你去做海盜。
其三,以周晟的名義出海,皇室是不需要交稅的,沒有盤剝,利潤大得多。當然,最後肯定要被周晟盤剝。
最後,政策持續性強,只要岐帝國一天不倒,周晟可預期的壽命至少六十歲以上,其子女還能維系一代的感情,那就是五十年,五十年時間足夠他沈雲卿經營一班事業,這是他最看重的。
當然,有好處自然有弊端。
這麽大樁生意落在人家地皮上,少不了要收“保護費”,按著周晟的意思,他還指望你的遠洋貿易支撐他的雄心壯志,所以你掙的錢,還得去投資他的政治活動,這又存在不確定因素。
空氣沈寂了許久,不見沈雲卿開口,周晟有些著急,他說:
“你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?”
“那就五萬兩白銀,銅錢不變,不能再多了,再多我可就周轉不開了。”
“那就是七萬兩白銀,三十萬貫銅錢。”
周晟話剛出口,沈雲卿險些眼前拉黑:
“只五萬兩白銀,不是兩萬加五萬,你可別搞錯了。”
“那你把話說清楚呀。”
周晟連說帶笑,沈雲卿氣不過,他說:
“你們這些龍子龍孫,當真以為我們商人的錢好掙呢,都是幾代人幾輩子積蓄的家底。秀州的蔡生廉也算是東南第一財主,若是沒有兩百年的船幫,他豈能有今天。
而搞垮一個巨商,只需幾個月幾年,害慘的卻是地方。這次江南借款,還不知道幾時能還上,一旦不能及時還上,不知道多少商人要傾家蕩產。”
“你所言孤也知道,但這不是沒辦法的辦法嗎。”
“必須想辦法繞開戶部,重新征稅,打破戶部坐斷財稅的弊端。”
“這怕是不容易,母後內司府開禁鹽政,尚未見效,若是繞開戶部征稅,戶部不會答應,且還得加重百姓負擔,得不償失。”
“那就征不會加重百姓負擔的稅,同時戶部也能同意。”
沈雲卿提議道,周晟卻不看好,他說:
“天下豈有這等奇聞。”
“事是死的,人是活的,這個世道不是一成不變,變中有道。此事待我謀劃謀劃,興許明年可見轉機。”
“你此話當真?”
“還不好說,等明年再說吧。”
沈雲卿吊足了周晟的胃口,其實他也不確定,能否繞開戶部征稅。
戶部也就是財政部、工商局、地稅局、國土資源部,全國除了皇室的產業,所有的稅都進戶部的賬目,所以在周晟名下經營產業,確實是逃避戶部征稅的辦法,但卻不可能惠及多數人。
翌日,周啟、周晟二人離開寧陽,前往蘭陵的潤縣,李義清繼續陪同前往。沈雲卿著手運出銀兩與銅錢,交由全衡代為運走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